沐鸣2注册测速_创新领航 中国正迈向制造业强国
以“创新引领发展,迈向制造强国”为主题的201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11月20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周济院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雄莅临大会并致辞。 衔接“一带一路”重要门户 高雄指出,广西依靠与东盟陆海相连这一独特的优势,在“十二五”期间,已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成为连接多区域的国际通道、交流桥梁,沿海、沿边、沿江的全方位开放格局更加成熟和充满生机。 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广西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2014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底,国家把广西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广西的机械工业已形成以工程机械、电工电器、石化通用机械、农业机械和机床工具五个行业为主,以及仪器仪表、重矿机械、机械基础件、食品及包装机械、其他民用机械等行业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到2015年末,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900亿元,增加值超过750亿元;机械工业上规模上水平,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建成机械制造大省(区)。”高雄说,“预计到2020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超过3800亿元,增加值超过1500亿元;实现良性持续发展,总体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重点产品;进入机械制造强省(区)行列。” 从生产向生产服务转变 周济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也是今后我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他表示,当前我国已成为制造大国,但仍不是制造强国。他认为,我国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产品质量问题突出;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而制造强国应具备4个主要特征:雄厚的产业规模、优化的产业结构、良好的质量效益和持续的发展潜力。“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周济说。 周济表示,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交汇点的重要机遇期,智能制造——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应被放在“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位置。 德国工业4.0就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新工业革命,表现出两个根本性的产业模式转变:一是从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转向定制化规模生产;二是产业形态从生产型制造向生产服务型制造转变。 “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新形势下的制造业必将在新产业模式的引导下,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周济表示,面对新一轮工业革命,只有加深认识,积极实践,才能抓住这一机遇。 他最后指出,明年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立80周年,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以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高附加值制造为背景,深入探讨我国机械工程未来发展方向。 畅谈制造技术如何转型 本次年会还邀请了四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李培根院士在题为《传统制造业转型浅析》的报告中,重点从传统制造业转型的背景与趋势;理念与战略转型;技术转型以及传统制造业在转型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几个方面做了细致分析与阐述。 被誉为中国3D打印教父的中国工程院卢秉恒院士作了题为《中国制造2025与3D打印》报告。他在报告中从分析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入手,提出我国制造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介绍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强调协调创新推进中国制造2025,并以3D打印为主要案例,解析“互联网 3D打印”模式催生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报告最后以“智能制造——制造大数据”说明,如何实现工艺更优化、设计更完善,以及新型人才培养等。 主要从事机械设计与数字化制造方面研究的中国工程院谭建荣院士在《设计与创新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与探索》的报告中,结合设计类科研项目研究,思考和探索了设计与创新设计中若干重要问题,如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与创新设计的联系与区别,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化设计的内涵等。在此基础上,他还论述了产品创新对设计技术提出的需求与挑战、大数据下支持产品创新创意的智能设计、虚拟环境下产品性能仿真与交互创新和网络环境下创新设计与定制设计。 长期从事纳米摩擦学和纳米制造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雒建斌院士,他在《我国摩擦学研究新进展》的报告中指出,摩擦学是一门与机械表面界面科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相对运动表面之间的摩擦、磨损和润滑规律及其控制技术。它涉及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海洋、化工、生物工程等诸多工业领域。 统计资料显示,摩擦消耗掉全世界约三分之一的一次能源,磨损致使大约60%的机器零部件失效,而且50%以上的机械装备恶性事故都起源于润滑失效或过度磨损。每年因摩擦、磨损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占其国民生产总值(GNP)的2%~7%。 我国是制造大国,在生产与制造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严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约为日本的8倍,欧盟的4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若按GDP的5%计算,2014年我国摩擦、磨损造成的损失达3.18万亿元,因此,开发和应用先进摩擦与润滑技术实现能源与资源的节约具有巨大的潜力。 近年来,我国摩擦学界在摩擦学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例如原子尺度摩擦、超滑、界面摩擦调控、微纳结构的黏/脱附控制、微观磨损、薄膜润滑、热弹流润滑理论、新型润滑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均有新进展。另外,我国的摩擦学研究已经深入到了各个领域,制造领域摩擦学、陆地交通领域摩擦学、航空航天领域摩擦学、能源领域摩擦学、海洋装备领域摩擦学、生物摩擦学与仿生摩擦学等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专题活动丰富多彩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绿色制造科技成果交流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青年论坛、第五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颁奖典礼、3D打印专题报告会、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2016版)专题研讨会、数字化无模铸造精密成型技术研讨会等各种专题活动。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广西玉柴工程研究院南宁基地和南南铝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精彩的主旨报告及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吸引了来自各省级学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政府有关部门管理人员等500余人参加大会。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本次年会,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广西机械工程学会、南南铝业等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 出席会议的嘉宾还有: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监事长宋天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薛一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