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2注册登录网_中国制造2025,政府出策应为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保驾护航

在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的今天,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当此关头,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应运而生,“中国制造2025”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必经之路。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为例,抢占新市场迫在眉睫,研发新技术势在必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8月13日,市长万勇率武汉市代表团赴珠海考察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见证蔡甸区与格力电器公司智能装备产业园签约。蔡甸区与格力电器公司签订“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投资协议”。签约项目总投资50亿元,占地1500亩,主要从事精密模具、大型商用空调和压缩机、高端数控机床、智能自动化设备、汽车及IT精密零部件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是承载“中国制造2025”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的重点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00亿元,提供近7000个就业岗位。

格力电器系中国制造2025”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的重要企业,2015年位居“福布斯全球2000强”第385名,排名家用电器类全球第一位。2010年,格力电器与武汉市签订协议,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其全球第8 个生产基地,2014全年空调产量557万套,产值138亿元,纳税约3.5亿元。

事非经过不知难,诸如此类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的重点项目,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要彻底打好“中国制造2025”的基础,需要政府出策克服两方面困难:

一是克服项目启动资金难题。我国工业基础大而不强,承担项目建设所需的垫资建设厂房等贷款利息、设备购置贴息、有关补贴支持费用,由于地方财政压力较大,需各级财政或金融部门给予支持,缓解项目启动资金压力问题;

二是严格审核并争取项目用地指标。由于各地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和严格执行,地方工业用地指标被严格控制,对于高端制造行业,建议将此类“中国制造2025”项目指标予以单列,确保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 

 

No Response
Comment (0)
Trackback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