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2:_中国制造2025三大风口:绿色升级、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创新

中国版“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终于落地。国务院昨日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制造业绿色升级、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创新三大方向,并提出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加快制造业绿色升级

绿色升级是此次中国制造的一大亮点,《中国制造2025》明确,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到2020年,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20%。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

工信部和工程院联合研究显示,我国工业仍是消耗能源资源和产生排放的主要领域。工业能效、水效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其中钢铁行业国内平均能效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落后6%-7%,建材落后10%左右,石化化工落后10%-20%。我国万美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569立方米,远高于日本、韩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制造业发展走过高耗能、高污染的路子,多年的发展经验已经证明,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目前政府推进制造业绿色升级看中的就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绿色制造已经成为国际发展的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消费者愿意花费更多的钱购买低碳、环保的绿色产品。绿色制造体现了一种有序、健康的发展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说。

“互联网+”开启“中国智造”

今年“互联网+”成为一大热词。互联网与制造业联姻更是开启了智能化大潮。在乐视和小米生态系统下,无论是电视还是手机等硬件设备,都被异化成互联网生态系统抢夺入口的载体。

此次,《中国制造2025》强调,要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实施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

王军认为,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后期,而且也正处在信息化阶段,“互联网+”模式实际上就是把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用信息化改造工业化,通过再工业化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互联网+”的模式也利于解决以前制造业生产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前由于生产比较盲目,易导致产能过剩。

而“互联网+”的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实时了解市场行情,根据所获信息,组织安排生产、销售,提高生产效率,也有利于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中国制造2025》还明确,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到2020年,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称,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不少制约,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劳动力成本上升。而智能制造有利于延长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发展智能制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企业应对未来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同时也可以加快标准化生产,保持竞争优势。

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我国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大而不强的特征依然突出,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还有待加强。以集成电路行业为例,近八成的集成电路芯片依赖于进口,其中高端芯片进口率更是超过九成,凸显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缺失。

对此,《中国制造2025》提出,组织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到2020年,上述领域实现自主研制及应用。到2025年,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装备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明显下降,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重要领域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改变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关键就是高端制造业要有突破,目前我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不管是品牌还是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都还有一定差距。”王军说。

在白明看来,高端诊疗设备、高档数控机床、海洋工程装备、民用航天这些不仅是目前的高端装备比较集中的领域,而且也代表着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中国在这些领域都还有一定基础,现在迎头追赶还不算晚。由于这些领域投资比较大,而且开始盈利困难,因此需要国家给予支持,帮助其度过发展最初的阶段。

 

No Response
Comment (0)
Trackback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