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2软件_通用机械行业市场机遇?(2021年四季度)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展览与传媒汇集整理出2021年四季度以来相关通用机械工业的政策法规、园区建设、工程签约、项目开工等信息,看看2022年通用机械工业将享受哪些政策红利,看通用机械工业2022年的市场机遇!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要求,到2025年,实现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标准运用由产业与贸易为主向经济社会全域转变,标准化工作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标准化更加有效推动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到2035年,结构优化、先进合理、国际兼容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市场驱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开放融合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国务院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从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信贷支持政策、畅通市场化融资渠道、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强人才智力支持、助力企业开拓市场、提供精准对接服务、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等10个方面提出31项具体举措。

《“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印发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9部门印发《“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期间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做出部署。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把握中小企业面临的政策机遇、市场机遇、环境机遇和创新机遇,将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构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等作为“十四五”中小企业工作重点。

振作工业经济运行16条举措发布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出台16条举措振作工业经济运行,包括扎实推进能源安全保供、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保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顺畅、促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释放重点领域消费潜力、提高外资利用水平、推动外贸稳定发展、破解企业用工难题、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等。

《通知》要求,打通堵点卡点,确保工业经济循环畅通。保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顺畅。聚焦新能源汽车、医疗装备等重点领域,实施重点领域“1+N”产业链供应链贯通工程,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贯通发展。深入开展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推行一站式服务,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印发

12月14日,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指导国家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国家标准委、中央网信办、科技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了主要目标。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国家标准供给和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国家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协调性、开放性和适用性显著增强,标准化质量效益不断显现。具体目标包括国家标准体系实现全域覆盖,国家标准体系结构更加优化,国家标准质量水平大幅提升,国家标准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能力显著增强,国家标准实施应用更为高效。

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十四五”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印发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个部门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介绍,我国机器人产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工业机器人已在国民经济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被广泛应用。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着技术积累不足、产业基础薄弱、高端供给缺乏等问题。

为进一步推动机器人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个至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发布

12月29日,工信部联合科技部、自然资源部发布《“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史上首次将原材料工业整合起来编制规划。

《规划》提出了未来5年的总体发展方向和15年远景目标,即到2025年,原材料工业保障和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增加值增速保持合理水平,在制造业中比重基本稳定;新材料产业规模持续提升,占原材料工业比重明显提高;初步形成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布局、更加绿色、更为安全的产业发展格局。到2035年,成为世界重要原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应用高地,新材料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工信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了《“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工信部规〔2021〕178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其中,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能源效率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3.5%。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4.8亿吨,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6%。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下降,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10%。绿色制造体系日趋完善,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成,绿色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1万亿元。

六部门联合印发《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近日联合印发《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左右,钢铁、石化化工、有色等行业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纺织、造纸、食品等行业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2020年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工业用市政再生水量大幅提高,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基本形成主要用水行业废水高效循环利用新格局。

央行部署2022年八大工作,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于2021年12月27日上午召开。会议总结2021年主要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2年工作。202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精准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要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会议指出,2021年,人民银行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全力支持助企纾困,创新推动绿色发展,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各项工作取得了好的成绩。会议要求,2022年人民银行系统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外贸高质量发展路线图明确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23日商务部正式发布《“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优化货物贸易结构、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等十项重点任务。《规划》弱化了量化指标,强调以创新驱动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对于我国外贸发展主要目标,《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贸易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货物贸易规模优势稳固,国际市场份额稳定,进口规模持续扩大,外贸主体数量稳中有增。服务贸易规模稳步增长,出口增速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展望2035年,外贸高质量发展跃上新台阶。贸易结构更加优化,进出口更趋平衡,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

工信部等四部门开展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部署,落实“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要求,深化智能制造推广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决定联合开展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

到2025年,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示范作用显著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培育若干智能制造先行区,凝练总结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推广应用价值的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带动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软件、标准和解决方案,推动智能制造标准的试点应用,探索形成具有行业区域特色的智能转型升级路径,开展大范围推广应用。

六部门印发意见,共同推动民营企业提质增效升级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全国工商联、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支撑引领民营企业提质增效升级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综合运用质量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外贸政策、监管政策等手段,支持民营企业提质增效升级,切实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以质量政策推动质量提升。

《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建立系统完备、平等获得、支撑有力、机制健全的民营企业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保障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推动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共建共享、协同服务、综合运用,提供高效便捷的质量技术服务,严把质量安全关,推进标准化、品牌化,营造平等准入、公平竞争、依法经营的政策环境,促进民营企业提质增效升级。

工信部等五部门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

根据《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能源局关于印发<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关税〔2020〕2号)和《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能源局关于印发<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工信部联财〔2020〕118号)有关要求,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能源局对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进行了修订。

两部门发布电机能效提升计划 加快淘汰落后电机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计划》提出,开展存量电机节能改造。鼓励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纺织等重点工业行业开展用能设备节能诊断,结合设备能效水平和运行维护情况,评估先进节能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潜力。引导企业实施电机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升级,优先选用高效节能电机,加快淘汰不符合现行国家能效标准要求的落后低效电机。鼓励企业对低效运行的风机、泵、压缩机等电机系统开展匹配性节能改造和运行控制优化等。

新一轮煤电改造升级启动

11月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的主要目标为:全面梳理煤电机组供电煤耗水平,结合不同煤耗水平煤电机组实际情况,探索多种技术改造方式,分类提出改造实施方案。统筹考虑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外送和就近消纳调峰需要,以区域电网为基本单元,在相关地区妥善安排配套煤电调峰电源改造升级,提升煤电机组运行水平和调峰能力。按特定要求新建的煤电机组,除特定需求外,原则上采用超超临界、且供电煤耗低于270克标准煤/千瓦时的机组。设计工况下供电煤耗高于285克标准煤/千瓦时的湿冷煤电机组和高于300克标准煤/千瓦时的空冷煤电机组不允许新建。到2025年,全国火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下。

上海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产值将破七千亿元

12月20日,从上海市经信委获悉,为全力推进上海高端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市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于近期完成编制工作,并正式发布。

规划明确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创新增长极与核心技术策源地。一是产业能级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市级特色产业园区数达到20家以上。二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建设国家和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00个,实现关键装备与核心部件首台(套)突破300项。规上企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平均达到2%以上。三是数字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兴技术与高端装备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建设高端装备市级智能工厂40家以上。

2.65万亿!山东省化工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公布

2021年11月18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公开了《山东省化工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规划旗帜鲜明地提出,到2025年,全省化工产业规模保持全国首位,基本建成化工强省,在国内率先形成现代化工产业体系,建设世界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

划提出具体的目标:到2025年,全省化工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65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7%左右;高端化工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占全省化工产业比重提高到50%以上,争打造8家过500亿级“领航型”企业,其中过千亿元的1-2家,10个以上千亿级高端化工产业集群;化工企业入园率提升至45%以上,化工园区和重点监控点企业产值占行业比重提高到80%以上,营业收入过500亿的园区达到8家,其中过千亿的园区达到3家。

广东“十四五”期间拟投千亿用于城镇燃气基础设施建设

2021年12月13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官网印发了关于《广东省城镇燃气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全省计划投资1083.55亿元用于城镇燃气基础设施建设。

据悉,广东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总投资约1083.55亿元用于全省城镇燃气基础设施建设。全省计划天然气年用气总量达到200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用气人口增长约3315万人,达到7590万人以上;管道天然气普及率由45.8%增长至70%以上;城镇燃气管道建设22900公里以上。

成渝地区启动“成渝氢走廊建设

四川省和重庆市2021年11月30日同时启动“成渝氢走廊”建设,两地规划于2025年前投入约1000辆氢燃料物流车,并配套建设加氢站。

“成渝氢走廊”总体规划了2条城际线路和1条直达干线。城际线路以资阳、内江、自贡、泸州、荣昌、潼南、九龙坡、两江新区等沿线地区为节点,连接天府国际机场、德阳重装基地、自贡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西南(自贡)国际陆港、九龙坡汽配集散基地、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等支线,形成互联互通的氢能经济网络;直达干线沿成安渝高速公路,形成贯通成渝中部城市群的氢能快捷运输线。

浙江将建近50座加氢站 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培育

2021年11月24日,浙江省发改委举行《浙江省加快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媒体吹风会。记者从现场获悉,浙江已着手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并计划到2025年,在公交、港口、城际物流等领域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接近5000辆,规划建设加氢站接近50座。

南方电网大手笔布局储能

日前,南方电网公司印发《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南方五省区计划新增风电、光伏规模1.15亿千瓦,抽水蓄能600万千瓦,推动新能源配套储能2000万千瓦。

根据南方电网预测,到2025年,南方五省区电源装机总规模达到6.1亿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分别提升至60%、57%。到2030年,新能源装机将达到2.5亿千瓦以上。届时,新能源将成为南方五省区第一大电源。

我国原油蒸汽裂解技术首次工业化应用成功

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重点攻关项目“轻质原油裂解制乙烯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在天津石化工业试验成功,可直接将原油转化为乙烯、丙烯等化学品(即“油转化”),实现了原油蒸汽裂解技术的国内首次工业化应用,对我国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中国石化准备在塔河炼化开展百万吨原油蒸汽裂解制乙烯成套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建成从原油直接制化学品的工业示范装置。

石化化工行业勾勒碳达峰路线图

据悉,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政策已制定完成,有关文件尚待正式发布。相关的标准制定、统计、核算等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未来一些行业产能控制政策也将出台。从总的思路来看,将加快产业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加大节能降碳升级改造和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全面推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据研究,石化化工行业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业内人士认为,2022年石化化工行业将进入整合升级期,能源转型替代步伐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成长空间打开。值得注意的是,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增加了部分增量项目获批的可能性,利好行业能效先进企业。

冬奥“秀肌肉” 万亿氢能产业启航

近些年来,这种清洁、高能量密度的二次能源,越来越成为各国推广新能源的“宠儿”。奥运会,俨然成为展示氢能应用的绝佳场合,从制氢、储氢、运氢到终端应用,零化石燃料的运作体系为其打上深深的绿色烙印。这一切的应用,在即将开幕的北京冬奥会上,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事实上,在“冬奥效应”之下,A股部分氢能概念龙头股持续受到资本的热捧。Wind显示,在2021年,氢能指数累计涨幅接近45%,成为去年A股的热门概念之一。

全球最大光伏绿氢生产项目落户新疆库车

2021年11月30日,中国石化在北京、乌鲁木齐、新疆库车三地举行云启动仪式,宣布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这是全球在建的最大光伏绿氢生产项目,投产后年产绿氢可达2万吨,也是中国石化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和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具体行动,对推动绿氢产业链发展、推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是国内首次规模化利用光伏发电直接制氢的项目,总投资近30亿元,主要包括光伏发电、输变电、电解水制氢、储氢、输氢五大部分。项目将新建装机容量300兆瓦、年均发电量6.18亿千瓦时的光伏电站,年产能2万吨的电解水制氢厂,储氢规模约21万标立方的储氢球罐,输氢能力每小时2.8万标立方的输氢管线及配套输变电等设施。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钢制安全壳底封头吊装成功

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钢制安全壳底封头24日在海南昌江提前吊装完成。这是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为后续反应堆厂房主体结构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小堆示范项目)于2021年7月在海南核电基地开工建设,这是全球首个开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预计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0亿千瓦时,满足52.6万户家庭生活所需。它的推广应用可以促进节能减排,将有力推动核电安全发展和自主创新。

国内首个“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项目”开工建设

2021年10月22日,国内首个“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项目”的开工仪式在东方汽轮机八角园区举行,标志着我国这一储能技术迈开了真正工程化应用的步伐。

该系统具有广泛的功率等级、容量和地域适应性,在大容量长时储能上有极佳的经济效益,尤其适合10MW级、100MW级和1000MW级长时储能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与清洁能源配套,也可与传统火电配套使用,作为传统火电灵活运行时小负荷工况的功率补偿,可大幅提升机组调峰能力和能量综合利用效率。

国内首座“双泊位”LNG码头正式投用

2021年12月29日,一艘满载6.9万吨LNG的运输船成功靠泊中国石化天津LNG接收站“2号泊位”,标志着天津LNG接收站主体工程——国内首座“双泊位”LNG码头正式投用。接收站LNG年接卸能力由600万吨提升至1080万吨,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石化天然气供应能力,有力保障华北地区人民温暖过冬。

中国石化天津LNG接收站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南港工业园区,是华北地区天然气调峰保供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投用的“2号泊位”是天津LNG接收站二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卸承载能力为26.6万立方米,可将该站月接船频次从8到11艘提升至13到15艘。建设过程中,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采用“水上水面”同时施工法缩短工期,保障码头如期投用;同时,推进重点设备国产化,首次使用国产16寸大口径LNG卸料臂,实现了该设备在国内实地应用零突破。

国内单体容量最大海上风电场项目主体工程完工

12月6日下午,总装机容量达802兆瓦、国内单体容量最大海上风电场项目——江苏启东海上风电场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成。江苏启东海上风电场,位于长江入海口北侧海域,场区中心离岸约37公里。项目施工内容包含134台大兆瓦风机基础施工及风机安装任务,总装机容量达802兆瓦,是当前国内单体容量最大、风机安装种类最多的海上风电项目。

核能供暖首到南方,能在多大范围内复制推广?

12月3日,由中核集团秦山核电供热的我国南方首个核能供热示范工程(一期)正式投运,供暖面积达46万平方米,惠及浙江嘉兴海盐县的近4000户居民。到“十四五”末项目全部建成,能够满足海盐约400万平方米供暖需求。该项目开南方核能供热之先河,探索形成了江南地区集中供暖的“海盐方案”。

中国石化龙口LNG项目开工 一期接转能力650万吨/年

2021年12月1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近日在山东烟台举行龙口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开工仪式。项目一期工程LNG接转能力每年650万吨,预计2023年10月建成投产。投产后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石化在环渤海及华北、华东地区的资源供应能力,对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石化龙口LNG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龙口港区,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能源项目。项目一期工程主要包括新建1座26.6万立方米LNG船泊位、4座22万立方米LNG储罐及配套气化外输设施,建成后日气化外输量将达到3400万立方米,预计新增储气能力5.5亿立方米。

西气东输一线延安支线正式开建

10月27日,西气东输一线延安支线工程项目启动暨线路开工仪式举行,标志着西气东输一线延安支线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西气东输一线延安支线工程是延安市“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和2021年重点工程,该支线起点位于延川县永坪镇,途经延川县永坪镇、宝塔区蟠龙镇和青化砭镇,止于新建的延安分输清管站。管线设计输量10亿标准立方米/年,线路全长约52.893公里,设计压力6.3兆帕,沿线设置2座阀室、2座分输站。工程沿线铁路穿越2次,高速公路穿越2次,中型河流施工1处,斜井定向钻穿越6处。

浙江三澳核电项目2号机组主体工程开工

2021年12月30日,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浙江三澳核电项目2号机组核岛浇筑第一罐混凝土,标志着该机组主体工程正式开工。三澳核电项目是我国首个民营资本参股的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机组,1号机组主体工程已于2020年12月31日开工。项目6台机组全部商运后,年发电量将达到525亿千瓦时,超过2020年温州市全年用电量。

总投资170.60亿元!青海黄河羊曲水电站项目获核准

1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青海黄河羊曲水电站项目核准的批复》。羊曲水电站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与贵南县交界处的黄河上游河段。项目总投资为170.60亿元,其中项目资本金为34.12亿元,项目资本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为20%。

龙口LNG项目4座22万方储罐成功升顶

2021年12月15日,国家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环渤海产供储销体系重点工程——国家管网集团龙口南山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以下简称龙口LNG)一期工程第一阶段4座22万立方米储罐成功升顶。自11月15日天津LNG接收站4座储罐升顶以来,国家管网集团一个月内已成功完成8座22万立方米LNG储罐升顶。

龙口LNG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龙口港区,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LNG年接收能力500万吨,计划2023年建成投产。届时,龙口LNG单日天然气外输能力将达到4000万立方米,能够为山东省乃至环渤海地区持续稳定地提供清洁能源,有效增强区域调峰、应急储备和冬季保供能力,对于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湖南省首座油氢合建站正式投运

2021年12月27日,由湖南岳阳石油分公司牵头建设的湖南省首座油氢合建站——云港路油氢合建站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湖南省第一座集加油、加氢、便利店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能源供应网点正式亮相市场,清洁高效的氢能投入日常应用,助推岳阳“氢能城市”建设。

站内加氢部分设有压缩氢气加气机2台,压缩氢气站控系统1套,卸气柱1台,撬装式隔膜压缩机1套,总容积9立方米储氢瓶式容器组1台,500标准立方米/小时氢气压缩机1套,卸气柱1台,并配备燃气报警系统,日加氢能力500千克,可满足公交及物流等车辆加氢需求。随着氢能源燃料车陆续增加,该站还将进行二期建设,届时日加氢能力可达1000千克。站内加油部分设有双枪加油机4台,25立方米汽油罐3个,30立方米柴油罐1个,今年4月投运以来,目前轻油日均销量约8吨。

总投资约100亿美元,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全面开建

11月16日,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全面建设活动在惠州大亚湾、北京、美国休斯敦三地以现场+5G视频连线的方式同时举行。这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全面正式建设阶段。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位于大亚湾石化区,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是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世界级化工综合体项目。项目包括年产160万吨乙烯的灵活进料蒸汽裂解装置,以及两套年产共计120万吨的高性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一套世界最大单体年产50万吨的低密度聚乙烯装置和两套年产共计95万吨的差异化高性能聚丙烯装置。

欧盟将推动全球氢市场

在对天然气市场规则进行重大改革之前,欧盟委员会12月承诺促进竞争性市场,使非欧盟国家的氢气能够进行国际贸易。这一承诺是欧盟委员会新的全球门户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在2021-27年期间为长期国际复苏提供高达3000亿欧元的投资。欧盟委员会将与伙伴国家合作,发展可再生氢生产,促进竞争性市场,使非欧盟国家的氢能够在“不受出口限制或价格扭曲”的情况下进行国际贸易。

欧盟委员会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数字,说明有多少资金被指定用于氢气,但指出了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提供的价值24亿欧元的赠款和为北非提供的10.8亿欧元的赠款,以支持“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公正过渡和地方价值链的绿色化”。

全球最大绿氢项目签约

2021年12月13日,世界领先的工业气体供应商空气产品公司(Air Products)宣布与蒂森克虏伯伍德氯工程技术公司(下称“蒂森克虏伯”)签署合同,为沙特阿拉伯的未来城市NEOM建设一个超过2吉瓦的水电解制氢工厂,这将是全球最大的绿氢项目之一。

根据合同,蒂森克虏伯将采用20兆瓦水电解模块为制氢工厂提供工程设计、采购及建设服务。项目投运后,项目合作伙伴NEOM、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 Power)和空气产品公司(由三方组成的“NEOM绿氢公司”)将负责运营该工厂,将绿氢合成零碳排放的绿氨,并专由空气产品公司出口至全球市场。目前项目的工程设计和采购工作正式启动,预计工厂将于2026年开始生产。

俄气将扩大国内外市场的液化天然气生产

据俄罗斯油气网10月28日消息称,俄罗斯是液化天然气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将生产活动多元化是一项重要任务。该公司有多个液化天然气生产项目正在进行中。

俄气和RusGazDobycha正在建设Ust-Luga综合工厂,用于处理含乙烷的天然气。该综合体将包括一个大型液化天然气生产工厂,其产能为每年1300万吨液化天然气,旨在成为西北欧洲最大的此类工厂。

法国计划注资10亿欧元发展核电产业

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公布了“法国2030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在未来5年内,法国将投入高达300亿欧元的政府资金用于再工业化,其中,拟将80亿欧元用于助力能源转型和经济脱碳。具体来看,20亿欧元将投入氢能领域,10亿欧元将投入核电产业,两者将成为法国实现零碳目标的重要推手。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欧盟对能否将核电视为绿色能源的争议尚无定论。在此背景下,法国称,打出“亲核牌”是实现气候目标的必经之路,“要赢得气候战,我们需要核电”。马克龙表示,虽然预计到本世纪末,法国将成为绿氢生产的领先国家,但欧洲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远不能满足绿氢生产的需求,核电将会是生产绿氢的关键。

英国政府拨出17亿英镑资金用于推进核项目

英国政府在其秋季预算和支出审查中宣布为一座大型核电站提供高达 17 亿英镑(23 亿美元)的资金。它表示正在与 EDF 就萨福克的 Sizewell C 项目进行“积极谈判”。几天前,政府出台了为英国未来的核电站提供资金的立法。

在一份关于总理里希苏纳克在秋季预算和支出审查中宣布的措施的声明中,政府表示将提供“高达 17 亿英镑的直接政府资金,使一个大型核项目能够达到最终投资”。这个议会的决定取决于物有所值和批准。”

德国87亿元投入促进氢能产业发展

近日,德国国家氢委员会发布了《德国氢行动计划2021—2025》,分析了到2030年氢经济增长预期,并为有效实施国家氢战略提出了包括绿氢获取在内的80项措施。该计划或将成为下一任联邦政府有关氢主题的政府计划的蓝图。

2021年以来,德国围绕氢的研发和应用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政府资助总额超过87亿欧元,有力支持了德国在整个价值链上实现氢市场的增长。

韩政府投入4万亿韩元推进氢气及碳捕获新能源发展

10月8日讯,据韩国《京乡新闻》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与SK E&S、GS能源、POSCO能源、韩华能源等“能源联盟”企业代表近日举行了碳中和座谈会,为了在氢气、海上风力、氢气涡轮机、碳捕获等能源领域培育出第二个半导体等未来战略产业,韩政府将推进4万亿韩元规模的“氢气及碳捕获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事业。

伊拉克计划每年投资 30 亿美元用天然气代替石油发电

伊拉克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阿拉维表示,伊拉克作为欧佩克第二大石油生产国,计划每年投资 30 亿美元,用天然气代替石油发电。同时,伊拉克还制定了停止燃烧伴生天然气 (火炬气)的政策,计划到 2025 年彻底消除伴生气燃烧。世界银行估计,2020年伊拉克油田约有 170 多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被燃烧,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

伊拉克经济绝大多数依赖石油收入,石油收入占政府收入的 90%。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该国承诺到 2030 年将公共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 2%,私营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 15%。同时,伊政府还采取措施重组经济,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大力开发投资太阳能,计划到 2030 年建设10 吉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

No Response
Comment (0)
Trackback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