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2代理1980_国家能源局前三季度能源供需总体平稳
科技部11月9日发布的《“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鼓励国家高新区聚焦化石能源绿色智能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新能源、生态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等领域,开展绿色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同时支持园区加大清洁能源使用,降低化石能源消耗,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发展。
《规划》提出,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鼓励国家高新区引导企业建设绿色技术验证中心、绿色技术创新中心、绿色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聚焦化石能源绿色智能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新能源、生态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等领域,开展绿色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支持区内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探索建立绿色技术标准及服务体系,推广运用减碳、零碳、负碳技术和装备。
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鼓励国家高新区谋划建设低碳产业专业园,培育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绿色产业集群,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咨询、碳资产开发管理、第三方合同能源管理、环保管家等服务业态,强化绿色产品、绿色装备、绿色低碳解决方案供给。支持园区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智能工厂等。
优化绿色生态环境。支持国家高新区绿色低碳循环化发展,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企业入驻。鼓励园区倡导全面节能降耗,加大对工业污染物排放的全过程防控和治理,降低污染物产生量。支持园区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推进能源梯级利用,降低化石能源消耗。鼓励园区引导企业完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作为能源化工央企,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要激发“第一生产力”,激活“第一资源”,点燃“第一动力”,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引领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中煤集团在陕西布局的首个大型现代煤化工企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煤陕西公司认真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一体化、技术装备高端化、智能工厂数字化为引领,构建了从煤到甲醇再到聚烯烃产品由“黑”变“白”的完整产业链,在行业率先推动数字化转型,积极构建致密产业链、价值链、安全链,在打造多能互补、绿色低碳现代煤化工产业方面形成了中煤特色、中煤方案和中煤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贯彻落实这一精神,要从三方面做起。一是必须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关键核心技术集中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攻关,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弯道超车”,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二是充分发挥企业在产学研用融合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把握好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三是坚持数字转型,通过数字技术深入应用,助力并推动企业在能源方面向能源流、信息流、碳流、价值流“四流合一”转型跨越,提高能源转换和配置效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能源化工央企,我们坚决落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职责,科学统筹能源保供与低碳绿色转型,坚持减碳不减生产力,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战略目标提供支撑。
中煤陕西公司坚持节能减碳项目改造与管理并重,不断提升生产装置节能减碳水平,努力打造行业节能降耗排头兵。公司180万吨/年甲醇、60万吨/年聚烯烃装置自2014年7月建成投产以来,通过实施煤浆提浓、气化细渣综合利用等多项节能减排技改技措,实现年节能量43万吨标准煤,取得了显著效果。
我们通过开展源头减碳、过程降碳和末端用碳持续攻关,探索煤制烯烃生产碳的全生命周期管控。2021年12月,《11月14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四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能源供需形势总体平稳,价格总体稳定,对经济恢复向好起到重要作用。
据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介绍,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发挥效能,带动能源消费较快回升。三季度,电煤需求增加拉动煤炭消费较快增长;虽然天然气、汽煤油消费还未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但降幅有所收窄;基建投资持续发力、货运物流复苏支撑柴油消费保持稳定增长。
同时,着力增强能源供应能力和弹性。持续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加强重点产煤地区和企业生产调度,前三季度原煤日均产量保持在1200万吨以上,同比增长11.2%。全力推动油气增储上产,督促供应企业和地方全面签订供气合同,推进储气设施“应储尽储”,前三季度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4%。目前,采暖季用气合同已基本落实,地下储气库注气进度执行良好。
另外,有力有效稳定能源价格,助力抑制通胀输入。面对全球能源价格持续高位震荡,能源行业及时研判、超前谋划,有效应对能源市场波动。降低天然气采购成本,合理引导天然气消费。中央企业发挥“资源池”优势,国产气和进口管道气、进口液化天然气长协气等稳价资源占比增大。主要供气企业管道气平均价格多在2~3元/立方米,部分尖峰增量气源价格也控制在4~5元/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强化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保障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
此外,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能源生产持续降碳提效。前三季度,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9400万千瓦左右,占新增总装机的82%。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已全部开工,第二批项目正在陆续开工,第三批项目审查正在抓紧推进。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作用,能源项目投资加速释放。今年前8个月全国能源领域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12295亿元,同比增长16.7%,较上半年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
中煤陕西公司化工分公司碳平衡报告》编制完成,建立了全生命周期碳足迹体系。同时,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能源管理精细化。常态化开展能效对标,不断降低装置能源消耗。
我们公司的化工二期项目作为我国煤化工行业碳评价试点示范项目,受到业内关注。对于该项目,下一步我们在绿色低碳方面也有一些新思路。
化工二期项目虽然仍主要发展煤基甲醇制烯烃,但我们对标二十大提出的绿色低碳发展任务,要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顶层优化设计,通过培育优秀“基因”增强发展核心竞争力,实现“发展煤、利用煤、超越煤”新模式,推动煤炭绿色低碳清洁高效开发利用。
譬如取消燃煤锅炉,大比例提高电气化比例,传动设备由蒸汽驱动改为电驱,使燃料煤归零;依托化工分公司厂区和所属大海则矿区新建光伏、风电项目,部分“绿电”置换外供电;积极探索“液态阳光”核心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备的“绿氢”和“绿氧”作为煤化工的氢源和氧源;捕集回收化工装置产生的高纯二氧化碳作为化工生产原料,既大幅减少煤炭使用和碳排放,又提高化工产品产量。同时综合利用煤化工尾气,实施100万吨/年二氧化碳利用项目,形成从源头处理到回收利用的碳闭环链。
绿色认证和标识体系,建立绿色产品采信机制。
据了解,截至2020年底,国家高新区总数达169家,其中东部70家、中部44家、西部39家、东北16家,建设了21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其中,国家级化工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48家,产值超过千亿元的超大型园区17家,超大型和大型园区产值占比超过化工园区总产值的50%。但仍有约56%的化工园区是产值低于100亿元的小型园区,且大多处于建设发展的初级阶段。